第13届中国国际民间艺术节将于10月16日在佛山正式开幕。当晚,来自五大洲13个国家的外国艺术团,联袂中国舞动青春艺术团及佛山本土艺术团队,将在佛山粤剧院上演一场融汇国际风采与岭南意蕴的视听盛宴,全面展现各国民族民间特色文化风采。

一、开场舞蹈:《风起岭南》
表演者:佛山粤剧院、佛山市禅城区龙狮协会、广东艺术职业学院、佛山市南海区西樵镇民乐小学
看点:
开场舞蹈以岭南醒狮与粤剧两大核心文化符号为亮点,巧妙融合了经典粤剧唱段《琼花焕彩》的悠扬韵律与醒狮威猛灵动的高难度技艺。
二、舞蹈:《舒马迪亚舞蹈》
表演者:塞尔维亚科洛民族歌舞团
看点:舒马迪亚舞蹈是塞尔维亚中部地区的传统民间舞蹈。舞者们将身着绣有精致图案的民族服饰,踏着轻快的舞步,在旋转、跳跃之间展现丰富变化,营造出热烈的庆典氛围。
三、舞蹈:《亚历山大风情》
表演者:埃及亚历山大胡里亚民间艺术团
看点:舞者们将以优美的舞姿,展现亚历山大独特的民族风情。其中的转裙舞是埃及最具代表性的舞蹈形式,舞者借助持续的回旋动作,达到静心冥思、亲近安拉的境界。
四、舞蹈:《斯里兰卡传统舞蹈》
表演者:斯里兰卡珍宝舞蹈学院艺术团
看点:斯里兰卡是印度洋岛国。本节目创新性地融合了斯里兰卡三大舞蹈流派——康提舞、低地舞与巴拉加木舞的艺术特征,展现了斯里兰卡岛国文化的丰富层次与和谐共生图景。
五、器乐合唱:《阳光的多纳尔》
表演者:英国北爱尔兰孤独乔治乐队
看点:这是一首经典叙事歌谣,用古老的爱尔兰盖尔语演唱,诉说传奇人物多纳尔狂放不羁的命运悲歌。正如诗人叶芝所言:“爱尔兰民谣是裹着旋律的古老心跳,每一声停顿都是未诉尽的故事。”
六、舞蹈:《桥》
表演者:中国舞动青春艺术团
看点:该舞蹈由来自中国粤港澳台地区的12位舞者共同演绎,用身体语言表达着人们突破界限、寻求共鸣的永恒渴望。这支舞蹈也象征着中华儿女之间深厚的情谊——同根同源,心手相连。
七、舞蹈:《激情弗拉明戈》
表演者:西班牙拉斯罗萨斯青年舞蹈团
看点:本节目精准把握弗拉门戈舞蹈精髓,以强烈的节奏、即兴的爆发与深沉的情感表达,传递出愤怒、哀伤、激情,迸发出原始的生命张力。
八、合唱:《命运与共》《茉莉花》
表演者:菲律宾罗布克童声合唱团
看点:合唱团以其纯净清澈、抚慰人心的天籁,歌唱同舟共济、守望相助的深厚情谊,传递团结合作、战胜疫情的坚定信念。
九、舞蹈:《毛利哈卡歌舞》
表演者:新西兰阿帕努伊尖峰舞团
看点:“卡帕哈卡”在毛利语里意为“群体舞蹈”——伴着歌唱、吟唱,演出战舞、绳球,是毛利人的文化标志。表演者通过歌声、舞姿和丰富的面部表情,讲述祖先的故事,表达族群的自豪感,爆发出令人震撼的感染力。
十、歌舞:《迎宾舞》
表演者:南非旅行者艺术团
看点:迎宾舞是南非塞索托人和茨瓦纳人热烈欢迎尊贵客人、表达最高敬意的美好方式,舞者们将身着独特的民族服饰,用复杂而有力的腿部动作,展示热情,传递力量。
十一、舞蹈:《昆比亚舞》
表演者:哥伦比亚国家民间舞蹈团
看点:昆比亚舞合着非洲鼓点、印第安芦笛交织出独特的韵律,辅以多样的传统服饰元素,展现出文化交融的魅力。舞者将在摇曳的光影与旋转的裙摆之间,表现跨越时空的浪漫情愫。
十二、武术:《功夫佛山》
表演者:佛山市南海区崇华咏春拳馆武术队、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高级中学武术队
看点:本节目以咏春拳、蔡李佛拳、洪拳三大佛山代表性拳法为核心,由非遗传承人董崇华领衔,携手10位优秀咏春武者及20位少年团队共同呈现,在刚柔并济的一招一式之间,展示佛山武术的历史传承与精神内核。
十三、歌舞:《快乐旋转》
表演者:毛里求斯塞卡歌舞团
看点:歌曲由著名歌手阿兰·拉马尼苏姆创作,拥有鲜明的塞卡舞曲特征,广受人们喜爱,成为婚礼、传统节日及庆典活动的常演曲目。其欢快的旋律和充满感染力的节奏,生动展示毛里求斯民间音乐魅力。
十四、舞蹈:《格鲁吉亚舞蹈》
表演者:格鲁吉亚凯维舞蹈团
看点:格鲁吉亚位于欧亚两洲交界的高加索地区。其民族舞蹈风格独特,文化内涵丰富。该舞蹈是格鲁吉亚黑海沿岸阿扎尔地区的代表性舞蹈。本节目通过刚柔并济的舞蹈形式,生动呈现了格鲁吉亚西部地区的文化特色。
十五、器乐歌唱:《黑鸟》《爱比山高》
表演者:荷兰天空冲击波乐团
看点:《黑鸟》是披头士乐队的经典之作,由保罗·麦卡特尼于1968年创作。《爱比山高》为标志性的美国流行歌曲,融合放克、灵歌与R&B风格,由男女对唱,表达了无条件的爱和对情感的永恒守护。
十六、舞蹈:《美国西部风情》
表演者:美国欢庆艺术舞蹈团
看点:在19世纪的美国西进运动中,拓荒者们用音乐和舞蹈传递欢乐、联结情感。来自美国的新一代年轻舞者们,在欧洲交际舞的优雅旋转与木屐踢踏舞的铿锵节奏之间挥洒自如,生动再现了拓荒年代的独特艺术风貌。

